孕期检查时间及项目
孕期检查分为孕早期、孕中期和孕晚期三个阶段,各阶段检查时间及项目具体如下:
孕早期(怀孕12周内)
检查时间:通常在怀孕6-12周进行,建议每4周检查1次。
检查项目:
血常规、尿常规:了解孕妇的基本健康状况,排除贫血、尿路感染等问题。
血型检查:为输血或新生儿溶血病预防做准备。
肝功能检查、肾功能检查:评估肝脏和肾脏功能,排除慢性疾病。
乙肝表面抗原检查、梅毒血清学检查、艾滋病抗体检查:排除传染病,保障母婴健康。
B超检查:确认宫内妊娠,排除宫外孕,并评估胚胎发育情况。
甲状腺功能检查:评估甲状腺激素水平,预防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胎儿发育的影响。
TORCH筛查:检测弓形虫、风疹病毒、巨细胞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情况。
孕中期(怀孕13-27周)
检查时间:
孕11-13+6周:彩超检查NT厚度,确定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,排查神经管缺陷。
孕15-20周:中期唐氏筛查,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。
孕22-24周:四维彩超,全面筛查胎儿四肢、脏器等各个器官有无畸形。
孕24-28周:OGTT试验,即妊娠期糖尿病筛查。
孕28-32周:孕中期胎儿彩超、血、尿常规、肝肾功能、骨密度检测。
检查项目:
唐氏筛查:通过抽取孕妇血液,结合孕妇年龄、体重等因素,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。
胎儿系统超声检查:观察胎儿各器官发育情况,排除结构畸形。
糖耐量试验:筛查妊娠期糖尿病,避免高血糖对母婴健康的影响。
骨密度检测:评估孕妇骨骼健康状况,预防骨质疏松。
微量元素检测:检查孕妇体内微量元素水平,如钙、铁、锌等,确保胎儿正常发育。
孕晚期(怀孕28周后)
检查时间:
孕28-32周:每2周检查1次。
孕32-36周:每周检查1次,且每次产检时均应做胎心监护。
孕36周后:每周检查1次,直至分娩。
检查项目:
胎心监护:监测胎儿心率变化,评估胎儿宫内状况,及时发现胎儿缺氧等问题。
B超检查: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、胎盘位置及羊水量等,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。
血常规、尿常规:有助于及时发现贫血、尿路感染等问题。
血压、体重监测: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,控制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。
其他检查
根据孕妇具体情况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检查,如无创DNA产前检测、羊水穿刺等。
无创DNA产前检测:通过抽取孕妇血液,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。
羊水穿刺:适用于高龄孕妇或有高危因素的孕妇,通过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分析,确诊胎儿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