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超可以检查出哪些妇科疾病
阴超(经阴道超声检查)是一种将高频探头直接放入阴道内进行观察的超声检查方式,因其贴近子宫、卵巢等盆腔器官,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更准确的诊断信息。以下是阴超可以检查出的主要妇科疾病及其具体表现:
一、子宫相关疾病
子宫肌瘤
表现:阴超可清晰显示肌瘤的位置(黏膜下、肌壁间、浆膜下)、大小及数量,表现为子宫肌层内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,边界清晰。
意义:帮助评估肌瘤是否影响宫腔形态,指导治疗方案选择(如手术或药物治疗)。
子宫内膜息肉
表现:子宫内膜内可见高回声团块,形态规则,边界清晰,常伴随子宫内膜增厚或回声不均。
意义:阴超是筛查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,结合宫腔镜可确诊并治疗。
子宫内膜增生/癌变
表现:子宫内膜增厚(绝经后女性>5mm需警惕),回声不均,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或高回声区。
意义:阴超可初步筛查子宫内膜癌,但最终诊断需依赖分段诊刮或宫腔镜活检。
子宫腺肌症
表现:子宫均匀性增大,肌层回声增粗、不均,可见散在小无回声区(腺肌瘤表现为局部肌层增厚)。
意义:阴超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敏感度较高,可辅助鉴别子宫肌瘤。
先天性子宫畸形
表现:如双角子宫、纵隔子宫、残角子宫等,阴超可清晰显示子宫形态异常。
意义:为不孕症或反复流产患者提供解剖学依据。
二、卵巢相关疾病
卵巢囊肿
表现:卵巢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(单纯性囊肿),或含分隔、实性成分的混合性包块。
意义:区分生理性囊肿(如滤泡囊肿、黄体囊肿)和病理性囊肿(如巧克力囊肿、畸胎瘤)。
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
表现:双侧卵巢增大,内见多个(≥12个)直径2-9mm的小卵泡,呈“项链征”。
意义:结合激素检查可诊断PCOS,指导生育调控。
卵巢肿瘤
表现:实性或混合性包块,边界不清,内部回声不均,可能伴腹水或淋巴结肿大。
意义:阴超可初步判断肿瘤良恶性,但最终诊断需依赖病理检查。
卵巢早衰
表现:卵巢体积缩小(<3cm³),卵泡数量减少或消失。
意义:辅助诊断卵巢功能衰退,结合激素水平评估生育能力。
三、输卵管相关疾病
输卵管积水
表现:输卵管增粗,呈弯曲的管状无回声区,内可见分隔或光点(脓液)。
意义:常因盆腔炎或宫外孕术后引起,可能导致不孕或慢性腹痛。
输卵管妊娠(宫外孕)
表现: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,内见胚芽或胎心搏动,子宫直肠窝积液。
意义:阴超是诊断宫外孕的敏感方法,可指导保守治疗或手术。
四、盆腔与宫颈疾病
盆腔积液
表现:子宫直肠窝或双侧附件区可见无回声区,深度>1cm可能提示炎症或出血。
意义:结合症状判断积液性质(如生理性、炎性、血性)。
宫颈囊肿(纳氏囊肿)
表现:宫颈表面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无回声区,直径2-10mm,边界清晰。
意义:通常无需治疗,但需排除宫颈病变。
宫颈病变(如宫颈癌)
表现:宫颈增大,形态不规则,内部回声不均,可能侵犯周围组织。
意义:阴超可辅助筛查宫颈癌,但最终诊断需依赖宫颈活检。
五、其他妇科问题
宫内节育器(IUD)位置异常
表现:节育器偏离宫腔中心,可能嵌入肌层或穿出子宫壁。
意义:指导节育器取出或重新放置。
早孕(宫内妊娠)
表现:宫腔内可见孕囊、胚芽及胎心搏动,早期妊娠诊断准确率高。
意义:替代经腹超声,减少憋尿步骤,提高患者舒适度。
阴超的优势与注意事项
优势:无需憋尿、图像清晰、分辨率高,尤其适合肥胖或肠道气体干扰大的患者。
注意事项:
避开月经期(除非急诊);
无性生活史女性需经直肠超声替代;
阴超无法检查输卵管远端病变(如轻度粘连)或微小病灶(如早期子宫内膜癌)。
建议:阴超是妇科疾病筛查和诊断的重要工具,但需结合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查(如肿瘤标志物、激素水平)及其他影像学检查(如MRI)综合评估。若阴超发现异常,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。